首頁 系所簡介

系所簡介

隨著電信自由化,網際網路普及化,電腦與半導體技術的快速進步,廿一世紀全球通訊相關產業正進入蓬勃發展階段。諸如無線行動/個人通訊系統、數位音視訊廣播、寬頻網路、高速區域網路、高速用戶迴路系統、高速無線區域網路、全球同步與低軌衛星系統等等,無不推陳出新以滿足現代人在語音、數據及多媒體等各式各樣的通訊需求。近年來全球通訊設備及服務市場的大幅成長,加上無線通信系統的快速崛起,通訊產業在各項有利條件的支撐下,已然成為廿一世紀之明星產業。為了配合產業升級及提升競爭力,必須主動積極投入通訊領域高級人才的培養與研究,因應國家進入廿一世紀的挑戰。本校通訊研究所正可配合政府培養發展通訊科技所需的研究人才,及時投入產業研發升級的關鍵技術。

 

本校為中部地區唯一的一所綜合國立大學,師資、人力、空間等資源極為豐沛,為肩負起地區性教學研究的責任,因應中部地區通訊產業未來發展之需求,本所於民國95年成立,與本校電機工程學系所發展的各項專業領域相輔相成。通訊領域涵蓋通訊系統、網路、信號處理等重要領域,本所在原電機系所既有基礎上,重點發展通訊領域,並與電機其他領域兼容並顧,互相支援。目前本所共有5位通訊專長之專任老師,並與電機系合聘3位訊號處理專長與4位電腦網路專長之師資,員額共有12位。每屆碩士研究生招收15位,以後將逐年增加。

 

 

 

  • 發展目標:

    1. 合作式通訊(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 (張敏寬,陳後守,楊谷章)

      允許無線網路中的用戶或節點,透過分散式的傳輸或訊息處理,進而共享網路中的訊息與資源。除此之外,藉由節點間的合作,在不影響通訊品質的前提下,減少各節點的傳輸功率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2. 感知通訊(cognitive communication) : (溫志煜,歐陽彥杰)

      藉由無線環境的感知與學習,達到頻譜資源的動態共享,並整合跨層(cross-layer)通 訊協定安全認證設計,即時且動態地管理不同雜度及能源消耗量的工作模式,減少高能源消耗量的工作模式之作業及其處理時間,同時有效管理及運用節省能源之待機模式,如此可以提昇譜的使用效能與減少通訊環境中的資源浪費。
    3. 第五代/第六代行動通訊技術(5G/6G Mobile Communications) : (翁芳標,吳國光)

      發展從5G世代的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超可靠度和低延遲通訊,以至於在6G世代無線通訊將全方面的覆蓋人類以及機器的聯網需求。各種應用也藉由高速、低延遲、以及多樣性的通訊能力支援來達成。發展6G以達成高速傳輸、廣域覆蓋以及智慧多功能通信的目標。
    4.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 : (蔡智強,蔡曉萍) 為分散式系統以及平行

      計算的一種實現方式,其主要是藉由資源分享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經由網路獲得所需的服務與資料,不再由個別使用者端的電腦來提供,如此一來,便可大大地減少使用者端所需要消耗的能源。
    5. 巨量天線通訊系統 : (陳喬恩)

      為因應未來通訊的需求,使用巨量天線陣列以進行通訊能在相同頻寬條件下達到更高的傳輸速率,因此被視為下世代無線通訊重要關鍵技術。我們近年致力於巨量天線系統的信號處理技術,包括毫米波通道混和類比數位基頻傳收技術,以及使用低解析度數位類比轉換器之預編碼器設計等。
    6. 電腦視覺和人工智慧(Computer Vision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劉宗榮)

      利用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等方式結合信號處理的基礎理論解決影像及視訊或音訊方面所遇到的問題,例如:視覺品質評估、人臉年齡評估及合成、人臉表情辨識、影像超解析、影像去雜訊、影像還原、物件辨識及物件偵測等議題,進而達成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
  • 教育目標:

    1. 專業視野:

      培育具有通訊、資訊、信號處理視野之專業通訊工程人才 。
    2. 理論與實務:

      培育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 。
    3. 思考與創新:

      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
    4. 合作與倫理:

      培養學生具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並理解工程倫理 。
    5. 國際觀:

      培養學生國際觀並提升外語能力 。
  • 核心能力:

    1. 運用數學、科學及通訊工程知識與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2. 分析、設計與與系統整合之能力。
    3. 策劃與執行通訊工程專題研究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4. 資料蒐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研究創新之能力。
    5. 領導、管理、規劃及溝通協調成果展現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之精神,並理解工程倫理之重要性 。
    6. 培養國際觀及了解科技發展之趨勢。
    7. 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